10月26日,新沂市市長李勝在調研秋季農業生產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牢固樹立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理念。立足新沂市三農工作實際,增強品牌意識、經營意識。圍繞富民增收,搶抓農時,加快補齊農業基礎設施短板,全力抓好秋收秋種,全面提升新沂市三農工作水平,推動農業現代發展邁上新臺階。副市長張靜參加活動。
李勝一行先后來到瓦窯鎮小山排水溝,草橋鎮十里長廊、綠能農副產品加工、牛灘村,窯灣鎮匯農天下小微盆景電商園,港頭鎮五支溝、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等處,實地了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秋收秋種、產業發展等情況。
瓦窯鎮小山排水溝、港頭鎮五支溝實施水系連通高標準農田建設,通過河湖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暢通引排、生態修復、農田基礎設施提升等措施,實現了“河道通暢、水體清澈、岸坡綠化、長效管護”的目標。在項目現場,李勝詳細聽取了生態河道、水系連通等工作情況的匯報。他指出,充足富饒的水利資源是我市三農工作的突出優勢資源,農村生態河道建設、水系連通、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基礎設施工程,是農業生產需求、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抓手。各相關部門要認真研究,從立足于提高畝均收入的角度,加快構建河渠坑塘互連互通、水源共享、多源互濟的水系格局,提高農業基礎設施保障水平,最大限度滿足農業灌溉需求,最大限度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最大限度增強農民收入。要充分挖掘水系價值,探索新路徑,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可持續發展。
草橋鎮十里長廊一片稻田內,金黃的稻田一望無際,稻香濃郁,成熟飽滿的稻穗壓彎了腰,大型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發出隆隆轟鳴聲,匯聚成一幅秋日豐收美景圖。李勝深入稻田,察看水稻長勢,詳細了解今年秋糧種植規模、產量效益等情況,并同種糧大戶深入交流,“今年每畝地收多少糧?”“成本和收益大概有多少?”李勝指出,要積極調整種植結構,不斷調優水稻品種,擴大優質水稻種植面積,普及和推廣糧食作物生產機械化,提高生產效率和糧食產量。要科學組織指導農民及時收割,確保糧食應收盡收、顆粒歸倉。
農民富不富,關鍵在產業。綠能農副產品加工專業合作社在帶動周邊百姓致富的同時,也助力了鄉村振興。在綠能農副產品加工現場,了解相關情況后,李勝要求,要立足新沂市優勢產業資源,切實增強經營意識和品牌意識,加快上馬建設農業產品延鏈、補鏈項目,提升農產品加工、營銷水平。要加快專業農產品市場建設步伐,形成一批輻射周邊的專業交易市場,打造全國毛豆集散地。
調研中,李勝指出,新沂是農業大市、農業強市,各級各部門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堅決扛起工作責任,結合新沂市工作實際,不折不扣落實好三農優先各項政策,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改善農業生產保障水平。要創新思路,以工業化理念抓好農業工作,加大三產融合力度,切實延伸農業產業鏈條。要加大農業科技投入,提升新沂市農業競爭力。
李勝強調,要堅持系統謀劃、科學推進、重點突破,持續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打造一批高產田、樣板田,切實提高農田畝產效益。要調高調優農業產業結構,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持續提升農業綜合競爭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要樹牢品牌意識和市場意識,充分發揮新沂農業產業優勢,突出高產優質品種培育,確保既產得出、產得優,也賣得出、賣得好,千方百計讓老百姓的口袋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