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淮網(蔡曉) 日前,在邳州市鄒莊鎮古宅村,一場別開生面的炒貨直播正在熱鬧進行。伴隨著主播的講解聲,工作人員進行現場炒制,木柴火、大鐵鍋,最傳統的制作方式讓現場香飄四溢。
“看,這款是內蒙古363葵花籽,炒貨師傅正在用純食用鹽進行炒制。所有瓜籽都是經過層層篩選出來的,顆顆飽滿,色香味俱全,全國包郵且有運費險,讓大家購物無憂,趕緊下單吧!”
古宅村具有豐富的林木資源和獨特的干炒傳統手藝。近年來,網絡購物和直播帶貨盛行,許多年輕人看到了商機返鄉創業,讓新一代炒貨人不用再“只身在外、叫賣于異鄉”。古宅村新建設了炒貨電商直播園,讓從業者們實現“人在家中坐、貨賣全中國”。
電商張志文原來在湖南從事炒貨生意,目前嘗試網絡銷售模式,開拓新的銷售渠道,春節期間最多每天銷量在1000多單。“一把鐵锨一口鍋,網上觀看更加清晰直觀,對于我們制作流程非常清楚,大家購買更放心。”他說。
通過干炒貨,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古宅村在村莊生態文明建設中也不甘落后,不斷加大人居環境整治力度,實施硬化、亮化工程,打造田園景觀,精細化雕琢村莊的每個角落。如今的古宅村,有著干凈整潔的休閑廣場、寬闊平坦的村莊道路,藏書豐富的農家書屋。村民吳增芝農閑時就喜歡來農家書屋打卡。“平時到廣場上鍛煉一下身體,到農家書屋看看書,生活非常豐富。”吳增芝說道。
村民張坤在外地從事炒貨生意,在他看來,這幾年村里無論是環境,還是村民的精神面貌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過去,村里的老人們主要靠看電視打發時間,其他娛樂活動很少,F在村里面有了文化廣場,也有了書屋,大大豐富了精神生活。每天晚上都有人來廣場上跳舞,孩子也來打球、娛樂,非常熱鬧,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他說。
一直以來,鄒莊鎮古宅村以建設美麗鄉村、特色田園為目標,以發展村域經濟、增加農民創收為依托,堅持“生產發展、生態良好、生活富裕、鄉風文明”理念,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有效提升群眾幸福指數。日前,古宅村入選第四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村。該村黨支部書記張體操表示,接下來,將繼續加強村莊環境常態長效保潔力度,推進鄉風文明建設,開展“最美家庭”和“最美庭院”活動,充分發揮示范作用,引導村民向善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