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淮網(馮貴華 王 可) 11月10日,遼寧省民營企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明新一行四人,來到朝陽凌源市工商聯走訪考察,目的是加強遼寧省民營企業協會與凌源市工商聯的合作,利用省協會的特殊身份和服務職能,幫助凌源市民營企業在科技研發與進步、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不斷轉型升級,共同促進凌源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雙方就共建協議的目標定位、合作內容、合作形式、合作目標等達成了共識。
會上,王明新詳細介紹了省協會的社會地位和服務職能,他說,民營經濟發展處在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陸續出臺了相關的扶持政策。經過幾年的發展,省協會現在全省設立14個辦事處,成立了36個專業委員會,會員企業數量已經達到4萬余家。
遼寧省民營企業協會承載相應的歷史使命,主動承擔服務全省民營企業發展的任務,變“橋梁紐帶”為“民營企業的代言人、管家、服務員”,以“店小二”的姿態,為全省民營企業發展提供優質精準的服務,在與省政府相關廳局共建的基礎上,探索協會工作新思路,創新協會工作新模式,為省政府相關政策制定、行業規范管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提供大數據依據和典型示范。
凌源市工商聯主席史祥介紹了凌源市區位優勢、政策優勢和產業優勢。他說,在新一屆凌源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凌源市積極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突破遼西北三年行動計劃,充分利用京沈高鐵全線通車的交通優勢,使凌源市成為 “關東第一站 東北最前沿”,同時,充分利用凌源市比鄰京津冀優勢,深融京津冀一體化和京沈兩大都市圈,打造北國凌源,京郊漫都,讓凌源成為遼寧省連接京津冀的一張靚麗的名片。
史祥主席還兼任凌源市科技局局長,他以專業的角度,解讀了凌源市工業企業轉型升級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通過雙方合作,共同解決這一難題的思路和想法。他說,凌源市委市政府積極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提出6個方面的要求,推出政府相關部門聯動機制,提升培育高新科技企業的服務職能;積極探索民營企業產業轉型升級之路,圍繞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 培育壯大“新字號”“三篇文章” ,結合凌源市民營企業實際情況,找準定位,瞄準目標,加快凌源市民營企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凌源市工商聯副主席金瑞成提出,民營企業發展更應該注重科技力量,要著重培育新興產業,形成多點支撐格局,協助民營企業創新驅動發展、自主掌握核心技術,讓民營企業發展長久不衰。
他強調,遼寧省民營企業協會會員數量龐大,凌源市工商聯應該利用省協會的平臺優勢,對凌源市全行業民營企業進行分類賦能,拉動相關行業的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
凌源市工商聯秘書長曹志強提出,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培育一批“專精新特”、“小巨人”企業的文件已經出臺,并配有相關的產業扶持政策。我們要學好用足這些好政策,為凌源市培育更多的國內行業領軍型企業和“小巨人”企業。
考察調研中,省民營企業協會朝陽辦事處主任時向軍介紹了該辦事處的組織機構、工作目標、服務理念等。省協會駐會副秘書長王泳棋、朝陽辦事處副主任秘書長王子軒參加了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