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日報記者 李小委 孤獨癥是世界級的醫療難題,孤獨癥兒童患者被稱為“星星的孩子”。為了提升我市孤獨癥兒童康復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徐州市特殊教育學校與徐州市兒童醫院正式簽約,共建“孤獨癥兒童醫教結合”合作項目。這一創新性的探索,突破了行業限制,搭建起醫療康復和早期教育的全鏈條,托起許多特殊兒童的成長夢想。 據2021年統計,我市殘聯項目在訓0—6周歲孤獨癥兒童合計1700余人,遠高于其他類別的殘疾兒童。近年來,基于孤獨癥兒童出生率激增,亟需接受醫療和教育康復支持,徐州市特殊教育學校根據特殊教育轉型發展要求,大力發展學前孤獨癥康復,組建了以特殊教育、醫學康復、學前教育等專業的優質師資團隊,堅持科研引領、精準康復、全程奠基的教育理念,全面開展孤獨癥康復教育。 目前,學;诠陋毎Y兒童的科學評估開設了個訓、感統訓練、多感官訓練、手工、音樂治療、生活技能、情景教學和戶外融合等課程;建有獨立的康復大樓,各種專業功能室和專業設備齊全。為了補充孤獨癥兒童的生活體驗,還設置了戶外生態種植區、萌寵生命體驗區和充足的戶外活動場所。 由于孤獨癥兒童的康復不僅僅是單獨的醫學問題或教育問題,孤獨癥發生發展的復雜性以及所涉功能的廣泛性,多學科合作尤其是醫療與教育的結合是必然的趨勢,其診斷、評估及早期干預需要醫療機構對孤獨癥兒童進行各領域功能的科學訓練,后期教育康復側重教育機構完成孤獨癥兒童的補償教育、潛能開發、融合教育和幼小銜接。單純教育或醫療均不能解決孤獨癥的所有問題,醫療與教育的緊密合作會起到1+1>2的效果。 結合《江蘇省“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徐州市特殊教育學校和徐州市兒童醫院攜手合作,共建“孤獨癥兒童醫教結合”合作項目,就孤獨癥兒童精準評估和科學康復展開研討和交流,開展基于個體需求的有效康復研究,為每一名孤獨癥兒童的能力提升提供適宜的支持服務。 在“孤獨癥兒童醫教結合”合作項目上,雙方一致同意將從互動教學、隊伍建設、培訓合作、家庭支持合作、科學研究、政治建設、社會融合和宣傳等8個方面以合作促發展。建成孤獨癥兒童評估工具使用指南;形成本土化適切性安置標準和轉銜方案;構建孤獨癥兒童教育課程、孤獨癥兒童家長培訓課程;培養優秀師資隊伍、規范孤獨癥教育康復;編制社區孤獨癥宣傳手冊;形成兒童、家庭、機構、親友、社區和社會的孤獨癥兒童教育生態圈等,更好地為我市孤獨癥兒童提供服務。 新事物面臨新挑戰。徐州市衛健委醫政處副處長王召友表示,這次“醫教結合”合作,開創了教育與醫療在孤獨癥康復方面的新途徑,是促進孤獨癥康復質量提升的勇敢嘗試,將進一步提升我市孤獨癥兒童的康復治療的精準性和科學性。目前孤獨癥兒童的康復在我國還處于探索和研究階段,希望雙方在合作中互學互助、攜手共進,造福我市有特殊需要的兒童。 徐州市教育局基教處副處長裴紅光也表示,“醫教結合”是一種簡稱,它包括了醫教結合、綜合康復、多重干預、潛能開發等內容。國內外多年的實踐證明,對特殊孩子僅僅施以單純的教育,而沒有醫學和康復等方面的介入,其發展難以達到最佳效果。“醫教結合”整合運用教育與醫學的資源,可以大力地推動特殊教育的教育質量及康復水平的提高。此次徐州市特殊教育學校和徐州市兒童醫院簽署“醫教結合”合作項目協議并舉辦啟動儀式,旨在進一步密切教育和醫療的深度合作,推動雙方優勢互補,技術互通,進一步提升我市孤獨癥兒童的康復教育水平。 簽約儀式結束后,徐州市特殊教育學校開展小組展示課,徐州市兒童醫院專家開展康復知識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