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22mk"></td>
  • <xmp id="m22mk">
  • <bdo id="m22mk"><noscript id="m22mk"></noscript></bdo>
  • <xmp id="m22mk"><table id="m22mk"></table>
  • <xmp id="m22mk"><table id="m22mk"></table>
    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頻道 > 教育信息 > 正文

    馬可藝術思想新時代傳承與創新研討會發言摘編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馬,
    游暐之
    居其宏
    晁岱健
     

    本報記者 張瑾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家和規模宏大的文化文藝人才隊伍。

    今年是延安文藝座談會召開80周年,也是人民音樂家馬可誕辰104周年。出生于徐州的馬可在歌曲創作、歌劇創作、音樂理論方面,為人民留下了豐富的遺產。

    為了用實際行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11月11日,“為人民抒懷 為時代放歌——紀念人民音樂家馬可系列活動”在徐州開展;顒佑尚熘菔形、市政府、中國音樂家協會、江蘇省文聯主辦,市委宣傳部、市文聯、省音樂家協會等共同承辦。

    作為系列活動之一的“馬可藝術思想新時代傳承與創新研討會”于11日下午舉行。全國音樂界、文藝界知名專家教授,“淮海經濟區文藝聯盟”各市音樂家代表30余人參加了研討會。與會者圍繞馬可藝術生平、馬可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思想等方面,展開了深入研究和探討。

    ●馬, 馬可女兒

    為人民大眾寫出好作品,延安五年奠定一生事業

    “每次一說到徐州,我們全家都懷著感恩的心情。”馬可的女兒馬,撏ㄟ^視頻和55張老照片,向與會者追憶了父親馬可的生平與貢獻,“感謝大家一起用文章、用文藝表演來追憶和研究馬可這樣一位有才華又勤奮的音樂家、一名忠誠的共產黨員、一個正直的人民的兒子。”

    馬可1918年出生在徐州西關吉祥巷,其母校徐州培正中學即現在的徐州五中。馬可考入河南大學化學系后,對作曲有了興趣。此時抗戰爆發,馬可寫了許多抗日救亡歌曲,組建了“河南大學怒吼歌詠隊”,并因此結識了從上海到河南宣傳抗日的恩師冼星海,走上了音樂道路。

    1938年,魯迅藝術學院在延安成立,冼星海任音樂系主任,他從延安寫信邀請馬可去魯藝學習。1939年,馬可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魯藝,并當了助教,不久又被派到民眾劇團工作了五個月。

    “延安五年,是奠定了我父親一生致力于民族音樂事業基礎的極為重要的五年。”馬,撛谝曨l中說,“這個時期,他大量地接觸了民族民間的音樂、戲曲,接觸了專業的音樂教育,更重要的是接受了黨的教育,他堅定了文藝為人民服務的信念,一生都把為人民大眾寫出好作品當作自己的追求目標,使他的作品具有鮮明的人民性、時代性與群眾性。”

    ●游暐之 上海歌劇院藝術創作室主任,《歌劇》雜志執行主編

    時代洪流勇擔當,為文藝工作者樹立了典范

    馬可的藝術生涯對于歌劇的創新性實踐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在《白毛女》之前,馬可就創作了秧歌劇《周子山》等具有一定戲劇化的音樂作品!吨茏由健帆@得了很高的評價,很多群眾學會了劇中的歌曲。

    《周子山》最成功的兩點,一是在當時信息不發達的條件下,推動了地區間文化的傳播與交流。二是首次將地方特色的民歌用于革命題材,進行戲劇性地藝術表達。馬可所積累的種種富于創新探索的實踐經驗,都為之后中國新歌劇的誕生奠定了非常堅實的基礎。

    在《白毛女》創作過程中,馬可對如何用西洋作曲手段進行中國歌劇語言的創造,如何與現實生活、人民期望進行有機融合,都有非常詳實和具體的思考及實踐。

    馬可是一位具有反思和修正意識的人。馬可一生筆耕不輟,他是創作實踐和創作理論雙棲的藝術家;仡欛R可的藝術生涯,有一個很清晰的軌跡,那就是實踐、總結、再實踐、再總結,這是馬可為我們所有的文藝工作者樹立的典范。

    馬可最終成為一名讓世人銘記的人民音樂家,一方面是時代的洪流造就了他,更重要的是出于他本人的自覺擔當。正如他自己所言,在這大時代里,是漢子,就該自己創造自己。

    ●居其宏 南京藝術學院音樂研究所所長、音樂評論家

    在人民生活當中、火熱的斗爭當中汲取藝術激情

    馬可作為中國民族歌劇體裁的創始人,具有三個方面的基本條件。一是他永遠熱愛人民,永遠深入生活,在人民生活當中、火熱的斗爭當中汲取藝術激情。二是他有深厚的民族民間音樂的修養。三是他有歌劇音樂創作的基本功,包括他向冼星海學習,與同行們一起合作,促成了馬可在中國民族歌劇領域輝煌的業績。

    馬可到了延安以后,聽了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響應“走出‘小魯藝’、走向‘大魯藝’”的號召,走到民間去,向工農兵學習,向民間音樂學習。在當時掀起的秧歌運動中,馬可有兩部秧歌劇非常有名,一部是和《兄妹開荒》齊名的《夫妻識字》,另一部就是大型秧歌劇《周子山》。這是延安的歌劇從小型化走向大型化非常重要的中間環節,從此才有了后來的《白毛女》。

    馬可創造性地運用傳統戲曲的板腔體結構,解決了中國歌劇中“腔與詞”“劇與樂”的核心問題,為中國歌劇創作指明了方向。得到了廣泛的傳承和發展。馬可的民族歌劇創作范式一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永遠也不會過時。

    ●晁岱健 江蘇省藝術研究院原院長、一級作曲

    為人民創作,為人民發聲,用真實情感感動他人

    在馬可的作品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夫妻識字》這首歌。為人民創作,為人民發聲!斗蚱拮R字》是一種近似于曲藝的表演唱。因為有人物、有故事、有情節、有說有唱,而且十分通俗易懂、簡單明了、短小精悍,讓人過目不忘。這首歌的詞曲由馬可先生一人完成,說明他不但有敏銳的觀察能力、洞察能力,而且有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超常的音樂素養。

    歌曲中表現了一對夫妻的互相交流,生動的現場寫實中,不僅有眼睛在看,而且有心里在想,為一個字互相問,直接反映出夫妻學習時的真實態度。此情此景就好像詞曲作者本人在現場。

    音樂藝術是情感藝術,音樂不能作假,真實情感感動自己,也感動他人!斗蚱拮R字》好唱、好聽、好學、好記,這“四好”毋庸置疑地完全達到了。

    這首歌不但好聽,而且是動聽,強烈的帶動感、畫面感,表演生動傳神。其突出的表現就是真實生動,歌詞簡單,音樂簡單,情景交融,朗朗上口。這就是所謂的大道至簡,這也是馬可先生音樂創作的高明之處。

    免責聲明     責任編輯:管理員
    掃描關注黃淮網微信公眾號,第一時間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本文地址:http://www.www.echelonfinancialservices.com/edu/zixun/2022-11-16/455945.html
    版權免責聲明:凡本網未注明"來源:黃淮網"的文/圖等稿件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黃淮網聯系刪除。
    文章關鍵詞:
    關于我們(About Us) | 工作人員查詢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加盟代理 | 網站地圖 | 手機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黃淮網(WWW.www.echelonfinancialservic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140236     蘇ICP備18039698號-1    蘇公網安備 32031102000168號
    聯系地址:江蘇省徐州市泉山區西都大廈4層     聯系電話: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郵箱: ZGJSXZ@sina.com
    黃淮網法律顧問:江蘇淮海明鏡律師事務所 田原主任     
            
    中文字幕在线aⅴ播放
  • <td id="m22mk"></td>
  • <xmp id="m22mk">
  • <bdo id="m22mk"><noscript id="m22mk"></noscript></bdo>
  • <xmp id="m22mk"><table id="m22mk"></table>
  • <xmp id="m22mk"><table id="m22mk"></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