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昭示新時代的精氣神
新時代頌
在舉國上下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烈氛圍中,10月31日上午9:30,“新時代頌”2022江蘇美術攝影主題聯展——徐州市美術攝影展在徐州美術館隆重開幕。隨著紅色帷幕緩緩拉開,“強富美高”新徐州的絢麗圖景與激昂振奮的交響樂聲交織在一起,讓觀眾深受感動,產生強烈共鳴。
聯展秉持“全員、全域、全程”理念,省、市、縣三級聯動,徐州美術館作為徐州主展場,榮獲“新時代頌2022江蘇美術攝影主題聯展”優秀展陳獎。聯展吸引文藝界的專家學者、從業者、愛好者及廣大市民觀展,青少年兒童、高校師生、機關黨員干部、企事業單位職工、消防戰士等逾20個團體在美術館展廳上演“藝術思政課”,在生動的藝術實踐中了解徐州新時代建設發展的輝煌成就。
以立體維度展現新時代精神
從徐州美術館開展數日的反響來看,這是一次宏大格局下的廣域創作,更是一次見微知著、以小見大的創作。藝術愛好者李女士評價:“在美術館上演的新時代故事里,我既是觀展的觀眾,也是作品里為徐州發展貢獻力量的一份子,這讓我倍感自豪。”
非凡十年,值得講述的徐州故事燦若繁星。為此,廣大美術、攝影藝術家們從謳歌新時代的高度出發,從經濟實力、民生福祉、城鄉區域發展、生態環境質量、社會文明、從嚴管黨治黨中提煉主題,將黨的十八大以來新時代徐州建設發展的輝煌歷程濃縮進“以繪畫表現新時代”“以圖像獻給新時代”兩個單元,凸顯新時代的中國力量,昭示新時代的生命活力。
“筆墨當隨時代”。在“以繪畫表現新時代”單元中,美術工作者們將筆墨創作與時代發展相連,從親歷者和記錄者的視角出發,展現時代風貌,陶冶大眾心靈,鼓舞文化自信。中國畫《古色古香》以鄉村振興的馬莊樣板為切入點,勾勒富民新生活;油畫《豐碑·吸收塔》則聚焦工業城市發展,展示老工業基地如何吹響轉型“沖鋒號”。
美術館2、3號展廳則展現了攝影藝術家們思考美、追尋美、凝固美的興會神到,用時代賦予圖像鮮活靈動的生命力量。這里既有社會發展、城市建設的偉大成就和時代楷模的典型形象塑造,也有那些默默無聞甘作“螺絲釘”的人物群像描繪:謳歌大國重器塑造者“徐工人”的《神州第一鏟》、見證徐州高架閉環成網的《金色的旋律》等,都在展廳中精彩呈現。
以文化服務塑造生活新風尚
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新時代下,美育何為?徐州美術館負責人表示,做好美術館公共文化服務,回應時代需求、滿足群眾需要、講好美育故事,以此弘揚城市精神品格、提升城市軟實力。這就意味著藝術要有態度、展覽要有厚度、活動要有溫度。近年來,徐州美術館通過文化市集、藝術課堂、移動美術館、虛擬展場等方式,讓公教活動編織出一幅覆蓋城鄉的特別風景,在業內贏得掌聲的同時破壁出圈,使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有質感。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新時代十年,文化和藝術正在不斷引領徐州城市創新,喻繼高藝術館、張立辰藝術館、尉天池書法館、趙緒成藝術館等公共文化場館的建成與開放,如同一粒粒種子植入本土,為徐州發展傳播新文化,塑造新時代下的“城市人文精神”。
“把握新時代機遇,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文化藝術工作者共同的責任與使命。群眾對美的需求,也激勵我們要建設好公共文化服務平臺,繼續用更加豐富多元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以藝術化育大眾、以美獻給新時代。”徐州美術館負責人說。 文/劉璐瑤
以紅色主色調升騰起徐州力量
面對作者眾、作品多、規模大的展覽挑戰,徐州美術館選擇在場景營造、展陳設計、觀展體驗上下功夫,用豐富性、空間感、立體化等展陳亮點戳中觀眾燃點。策展團隊直言:“我們僅展陳方案就改了5稿,與市美術家協會、市攝影家協會以及參展藝術家們不斷交流,深挖作品藝術內核,并運用到展陳上。”
沿著特別設計的參觀動線漫步,觀眾化身時光使者,徜徉在新時代十年的徐州時光長廊:藝術品、移動展墻、多媒體、線上云展、藝術文創等多種現代化展陳手段,在動態播放與靜態展示中將時代主題升華;巨型立柱、裝置展示、主題燈箱等契合不同展品主題的氛圍展示區,做到“移步易景”;小樂隊現場演奏的經典紅歌始終回蕩在展廳,與精彩的藝術創作共同展現出新時代發展強音,將展廳氣氛推向高潮。
為避免展覽同質化,徐州美術館精選中國畫大家張立辰先生作品,創新設計“新時代頌”紀念文創,觀眾可手工印制主題明信片,暢想感受新時代。同期推出“我心中的新時代”調查問卷活動,與文創體驗相互呼應。徐州美術館專業人員在現場解讀新時代徐州故事,使展品生動鮮活起來,最終實現“有板有眼有寬度、交互體驗有觸動”的展覽特色。